近年來,隨著家族信托逐漸成為我國高凈值人士青睞的財富保障傳承工具,財富家庭對家族信托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貴陽銀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殊榮,這一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貴陽銀行一直以來對脫貧攻堅事業的傾力付出和執著堅守。
3月5日,在全國第58個學雷鋒活動日和第22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來臨之際,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遼寧、深圳等地同步舉辦“雷鋒精神駐工行 志愿服務在行動”啟動儀式。
“興業普惠貸”是興業銀行專門為普惠型小微企業量身創設,市場上少有的既可用于生產經營又可用于固定資產投資的金融產品。該產品于2020年7月份推出,現已為2867家小微企業提供了147.47億元的貸款支持。
天柱縣位于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早年以金礦聞名,隨著資源的枯竭和礦場的陸續關停,該地區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當地政府將眼光投向鑒江,轉向發展生態旅游業。
一家商業銀行為什么要發射衛星?“平安1號”將在哪些方面對金融服務進行賦能?“平安1號”在“物聯網+金融”平臺中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就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平安1號”項目發起人、平安銀行交易銀行事業部總裁李躍。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蘇州銀行成立10年后新一輪發展的起點。蘇州銀行如何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開啟自身的發展之路,又將如何做出戰略部署?對此,《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專訪蘇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蘭鳳,與之進行對話。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強調要持續促進擴大內需。作為金融業助力擴大內需的主力軍,多家銀行的工作會議均提到了這一戰略基點。2021年,銀行業應該如何做到從消費和投資兩個領域雙管齊下,更好地對擴大內需提供支持?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銀行業金融機構借助金融科技率先推出“非接觸銀行”服務,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走過了砥礪前行的不平凡一年。
近日,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接受了《金融時報》記者專訪,從保信貸、保支付、保惠民和保安全四個方面介紹了該行保障春節金融服務的相關舉措。
“小微企業活躍在我國各行各業,整體規模還在不斷壯大,然而,其融資渠道仍舊很單一,主要融資來源還是依靠銀行信貸。”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盤州市淤泥鄉巖博聯村黨委書記、貴州巖博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留芬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全國兩會,她繼續關注小微企業融資話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在向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是國際上運用市場機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政策工具,也是實現我國“30·60”碳目標的重要抓手。我國碳市場處于發展初期,建議明確碳市場金融屬性......
“上海聚集了大量中外資跨國企業,但尚未形成嚴格意義上的跨國企業財資中心。建議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吸引跨國企業在上海設立全球或區域財資中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在向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一份提案......
臨近2021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兩會他仍著重關注保險行業的相關話題,提案內容包括對下一步推進保險資金運用改革的建議等。
兩會前夕,《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郭新明。郭新明告訴記者,在今年兩會上,他將遞交《關于修訂〈企業破產法〉增設“金融機構破產”專章 推動破產法律體系現代化的建議》的議案。
中國銀行非常重視一號文件做出的整體安排,對于服務鄉村振興內設機構的設計以及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方面,均已在規劃部署過程中。
截至2月25日,38家上市銀行中,有20家已經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快報。整體來看,去年各家銀行在積極讓利實體經濟的同時,推進各項業務轉型,取得了較好成績。
中銀富登“欣農貸”就是中銀富登為廣大“三農”客戶量身定制的涉農貸款產品。
近日,中國農業銀行主承銷的“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綠色中期票據(碳中和債)”成功發行,這意味著由6家銀行承銷的全國首批碳中和債全部完成發行,發行金額合計64億元人民幣,對應支持的綠色項目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164.69萬噸。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沖擊。面對復雜嚴峻的局面,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重點控制疫情、統籌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發展三個階段,有針對性地調整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精準性和直達性。
細雨霏霏潤大地,萬物復蘇綠染枝。陽春三月,“學雷鋒”的春風又吹遍了神州大地。 為踐行雷鋒精神,弘揚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引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的民族意識,3月5日下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南省石門縣支行青年志愿者們在支行領導的帶領下,前往該縣楚江街道敬老院開展“學習雷鋒獻愛心,關愛老人送溫暖”青年志愿者活動。
2015年以來,郵儲銀行云南省分行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政策性監管指標為目標,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以發展普惠金融為著力點,全力推動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本網訊 記者蘇麗霞 通訊員姚麗佳 報道 近日,農發行大理州分行再放2.89億元貸款支持洱海生態廊道項目建設,信貸資金投放總額達32.98億元,保障了廊道建設資金的足額及時供應,金融服務政治站位高、工作效率高、服務成效高。
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公司(以下簡稱“電建貴州”)隸屬于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電力工程及基礎設施投融資、新能源項目規劃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管理公司,上游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小,無抵押”一直是中小企業融資路上的攔路虎,工程不能拖延,工人工資還得按時支付,流動資金短缺成了上游諸多中小企業最頭疼的問題。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農發行貴州省分行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最近幾年,市場新增發卡量已進入下行通道。2020年上半年,受突發疫情影響,線下業務開展受阻,新增發卡量和線下交易量更是大幅下跌,信用卡市場遭遇了嚴峻考驗。
經歷了十多年的“跑馬圈地”后,信用卡業務的增長在近年來放緩。2019年信用卡發卡數量同比增長8.78%,相較于2017年發卡數量增長率回落17.04個百分點,而受疫情沖擊,2020年第一、二季度的信用卡發卡數量增長率更是不足百分之一。
數據顯示,2020年該行信用卡客戶規模提速增長,全年新增客戶同比增長66%,新增卡量同比增長76%,其中線上獲客實現同比翻番。經營質效穩步提升,活躍客戶同比提升15%,應收賬款余額同比增長24%。數字轉型成效顯著,信用卡“掌上京彩”APP有效客戶數同比提升60%;移動渠道用戶總規模同比增長29%。資產質量持續調優,不良率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年度新增不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為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緩解大連市參保人員就醫結算資金壓力、提升醫保服務水平,全面改善患者就醫感受,大連市醫療保障局聯合農業銀行大連分行,面向全市醫保參保人員推出“醫惠聯名信用卡”。該信用卡是全國首張銀保聯名專屬惠民信用卡。
1月8日,北京銀行在成立25周年之際,宣布正式推出傳統文化創意白金卡產品——“運河文化信用卡”,將金融“活水”融入運河文脈,打造集藝術鑒賞、文化傳承、金融服務于一體的消費金融新生態,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根據該金融方案,北京銀行將為文化領域頂尖人才、優秀人才、特殊人才及其在東城區創辦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免擔保的金融產品,重點支持符合北京市、東城區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行業領軍企業、高成長型企業和特色文化企業。
針對我國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總體部署,中國銀行推出中銀“惠過年”普惠金融服務方案。在廣東,這一服務方案正在加快實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近日,記者從光大銀行獲悉,為積極踐行打造便民服務與普惠金融平臺的使命,光大云繳費客戶端全新升級推出3.0版。該版本在特色生活、財富金融、交互體驗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升級,真正實現“便民服務掌上辦”。
對于廣大的建行客戶而言,95533一定不是一個陌生的號碼。為了確保能夠7*24小時不間斷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建行遠程智能銀行中心客服工區晝夜運營、人員高度密集。近期,為確保中心員工安全、財產安全和運營安全,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節日輪流值班的管理要求,該中心紀委主動監督、靠前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辦公場所安全管理責任。
為推進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北京銀行與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攜手舉辦“漫步北京及網紅打卡地金融支持計劃發布會暨簽約儀式”。
提升農民合作社質量 助力鄉村振興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銀行河北保定分行聚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農行河北張家口分行開展“一攬子”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農行河北邢臺分行持續向“三農”傾斜信貸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