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也要心懷“國之大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待金融工作。
應對氣候變化風險已經成為國際共識。歐洲、美國、中國、日本以及韓國等主要經濟體都陸續制定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標。我國已經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
近年來,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自此,金融委統籌協調金融管理部門,強化宏觀審慎管理,注重事前和事中監管,治理金融亂象,清理整頓金融秩序,基本上將各類金融風險化解在萌芽和發展階段,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強調各國要攜手致力于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宣示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2020年5月,上海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正式啟動。2020年12月31日,試點的第二批創新應用對外公示。
在去通道、嚴監管背景下,2020年,信托行業迎來較大調整。截至2020年10月末,全行業受托管理信托資產余額20.74萬億元,較年初減少8632.68億元。
科技賦能之下,金融支付行業正在快速變遷。金融科技如何改變著支付產業?作為支付服務提供者和銀行卡轉接清算組織的中國銀聯如何轉型并推動行業發展?金融科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涂曉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積極主動擴大進口是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已成功舉辦兩屆,為我國形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引領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支撐、新動力。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屆進博會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目前包括約2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數千家企業確認參展,龐大的參展體量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進博會金融服務有哪些新亮點?如何發揮金融機構優勢,助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鏈固鏈”?對于服務新發展格局都有哪些部署?帶著上述問題,《金融時報》記者近日對中國工商銀行董事會秘書官學清進行了專訪。
人民銀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依法履行中央銀行職能,為幣值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收入穩步增長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持。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5日隆重開幕。近3000名代表肩負人民重托,齊聚北京共商國是,謀劃新時代改革發展大計。3月的北京,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的集結號正在吹響。
一年之計在于春,兩會與春天的約定又如約而至。今年是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從2021年開始,我國進入“十四五”時期,這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隨著保險業回歸保障本源,加快向實現高質量發展轉型,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保障需求,助力建設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十四五”是實現我國碳排放達峰的關鍵期,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攻堅期,必須轉變粗放的能源經濟發展方式,以綠色低碳減緩對環境的破壞,為資源合理分配、能源優化利用提供重要保障,使經濟發展保持穩定可持續的狀態,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路徑。
本網訊 記者楊毅報道 12月20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20年會在深圳舉辦。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在論壇上表示,深圳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地位十分特殊,深圳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深圳發展成為一座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改革創新城市,成為廣大創新企業的聚集地。
12月18日,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會上分別進行了平臺簽約儀式和啟動儀式。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發布會上表示,為貫徹落實財政部、銀保監會于2020年8月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以及兩部委辦公廳發布的《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相關要求,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中銀協成立了跨部門專項工作組,高效推進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已有100家銀行、數十家會所明確報名申請接入平臺。近期,財政部會計司邀請有關專家對平臺各方面情況進行了評估,順利通過評估。
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
近期,以華晨汽車、永城煤電控股集團等為代表的信用債違約事件,引發債券市場波動。
姚萬義表示,新三板兼顧了場內場外,是給創新創業成長型中小微企業設定的專門走向資本市場的通道,有特殊性、復雜性,所以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當代社會,數字化的確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當前,“浪費可恥”正在從道德倡議走向法律約束,通過法德共治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過去幾年里,我國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然而,從整體發展來看,一方面,該領域尖端技術尚不成熟;另一方面,非尖端技術領域的產能不足。盡管各地陸續上馬了不少相關項目,但實際落地需要深耕久作,如目前需求較廣的8英寸晶圓仍然供不應求。
醫療領域一線人才短缺問題是個老問題。然而,這樣的供需失衡又何止于醫療領域?高端制造、養老產業等多領域也同受其苦。中國是人口大國,對教育問題長期高度重視,但這種錯配仍然存在。
提升農民合作社質量 助力鄉村振興
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銀行河北保定分行聚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農行河北張家口分行開展“一攬子”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農行河北邢臺分行持續向“三農”傾斜信貸助力鄉村振興